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
<<返回上一页

定了!省教育厅发文:不能再随意组织学生网络答题!否则追究校长责任!

发布时间:2025-11-13 11:18:38点击:

  省教育厅的《通知》说,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面向学生的网络答题和竞赛活动过多过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正式发文部署的网络答题活动外,原则上不自行组织学生参加网络答题活动。

  确有必要组织的网络答题活动,要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科学安排答题项目,有效整合相近主题活动、避免重复交叉,并严格控制活动频次;原则上要坚持学校、学生自愿原则,不得规定学校、学生参加活动的规模、比例。

  要充分发挥网络答题活动的育人功能,根据时代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确定主题、组织活动,要结合各学段学生年龄特征,合理确定活动对象范围,坚决制止形式主义、没有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网络答题活动。

  不得联合其他部门组织学生参加网络答题活动;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同意的网络答题活动,均不允许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擅自组织学生参加的,要追究校长责任。

  不止网络答题、竞赛,今年年初,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校园评先选优网络投票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在校园网络投票中坚持“非必要不举办”原则。

  《通知》透露,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部分地方和学校将网络人气投票作为开展各类评先选优活动的重要手段,广泛动员广大师生和家长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拉票投票。类似活动在少数地方呈现泛滥趋势。

  《通知》说,泛滥的网络拉票投票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师生工作、学习精力,影响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不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养成。

  以往有些部门会“借”学生为自己拉票,《通知》明确,对于教育系统之外其他组织和个人针对在校师生所开展的类似活动,除有特别依据,如国家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外,一般不倡导、不支持、不宣传。

  《通知》指出,按照相关活动是否具有法理依据、是否有利于学校事业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标准,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加强对教育系统有关部门、单位、学生社团、个人开展类似活动的教育引导,抵制低俗化、娱乐化、商业化倾向。

  应该说,上述两个《通知》都深得人心。近年,学生、家长甚至老师、学校都被四面八方布置的任务,搞得焦头烂额。

  有家长说,每学期孩子都要参加网上答题,种类太多,什么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交通法规知识竞赛,网络知识竞赛,法律知识竞赛等等。

  有家长问:明明不许学生玩手机,家长也不愿意把手机交给孩子,可是任务要完成,怎么办?这些事情只好家长来做了,家长帮忙答题,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