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返回上一页

用大口径中长焦镜头佳能“RF135mmF18 L IS USM”拍摄“感性人像”!

发布时间:2025-11-13 11:19:47点击:

  众多佳能用户翘首以盼的大口径中长焦镜头“RF135mmF1.8 L IS  USM”已于2023年上市。这款镜头以人像拍摄为核心,能在各类拍摄场景中展现出众实力,是一款极具存在感的镜头。此次,我们将对这款大口径中长焦镜头的魅力,以及135mm焦距的运用技巧展开评测。

  大口径中长焦镜头在人像拍摄领域通常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丰富的虚化效果与压缩感能让背景处理变得轻松,有效突出人物主体。此外,它还易于精准还原人物面部轮廓等形态,这也是其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RF135mmF1.8 L IS  USM”,进一步丰富了大口径中长焦镜头的成像风格,也拓展了该类镜头的价值。本次我们通过户外人像拍摄来测试其性能,不过这款镜头的用途远不止于此——它在婚礼、体育赛事、儿童等动态题材拍摄中同样好用,当然,在风光摄影和随手拍场景中也能发挥出色。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款适用于多种场景的全能镜头。

  接下来,我们先了解一下“RF135mmF1.8 L IS USM”的具体参数。

  - 防抖效果:镜头单独使用时可达5.5级,与支持协同控制的相机机身搭配使用时,最高可实现8.0级防抖

  - 尺寸:最大直径约89.2mm×全长约130.3mm,重量约935g

  这款镜头的一大突出亮点在于,在135mm中长焦焦距下,能在保持高画质的同时实现F1.8的大光圈。此外,最高8.0级的防抖效果与0.26倍的最大放大倍率(微距拍摄能力)也是其核心优势,成功弥补了中长焦镜头易产生手抖、拍摄距离受限的短板。关于这些特点,后续我们将结合实际拍摄案例进行详细解读。

  佳能此前推出过135mm定焦镜头,即1996年发售的“EF135mm F2L  USM”。虽然该镜头是适用于单反相机的“EF卡口镜头”,与“RF卡口镜头”(适用于微单相机)存在卡口差异,但从支持全画幅这一特性来看,“RF135mmF1.8  L IS  USM”可被视作时隔约25年的全面升级款。正如前文所述,新款镜头的最大光圈从F2提升至F1.8,进光量更充足,且强化了与最新微单相机的协同性能,升级幅度肉眼可见。

  适用于单反相机的“EF135mm F2L  USM”虽是较早推出的镜头,但在以人像摄影为主要创作领域的摄影师群体中,一直拥有较高人气。从这个角度来说,“RF135mmF1.8 L IS  USM”的发售,无疑是佳能用户(尤其是从单反相机升级到微单相机的用户)的一大喜讯。至此,佳能在人像摄影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RF卡口”定焦镜头已形成“50mm、85mm、135mm”的完整产品线 L IS  USM”附带镜头遮光罩“ET-88B”。由于遮光罩还能起到保护镜头表面的作用,建议拍摄时务必安装使用。该镜头重量约935g,比“EF135mm F2L  USM”重约180g,但最大直径仅89.2mm,在同级别大口径中长焦镜头中,体积更为小巧紧凑,便携性也是其一大优势。

  这款镜头创新性地搭载了2个镜头功能按钮——此前该设计仅用于佳能的超远摄镜头。该按钮支持横拍、竖拍两种拍摄姿态,用户可通过相机机身的“按钮自定义”功能,为其分配多种不同功能(默认设置为“自动对焦停止按钮”)。

  在操作便利性方面,“RF135mmF1.8 L IS  USM”的镜头功能按钮与控制环设计十分贴心,用户可根据自身拍摄习惯,为两者分配专属功能与参数设置。在本次拍摄测试中,我们将镜头功能按钮设置为“眼部检测对焦”,控制环则保留默认的“曝光补偿”功能。由于本次主要拍摄对象为人像,我们基本采用“眼部自动对焦”与“主体追踪伺服自动对焦”模式;但考虑到可能需要临时抓拍其他题材,我们通过这样的设置,确保能快速切换对焦模式。

  镜头的“对焦模式开关”与“防抖开关”位于左侧侧面。此外,该镜头还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在自动对焦模式下,只需转动对焦环,即可切换至手动对焦模式,操作便捷。

  接下来,我们结合实际拍摄案例,解读“RF135mmF1.8 L IS USM”的魅力。本次拍摄始于日落时分。

  选用具有层次感的背景,采用略微退后的拍摄角度拍摄半身人像。尽管使用F1.8最大光圈拍摄,但画面不仅呈现出极具质感的圆形光斑虚化,背景的动态虚化效果也十分出色。

  即便在背景层次感较弱的场景中,使用这款镜头拍摄时,即便与被摄主体保持一定距离,也能轻松营造出背景虚化效果。

  在快门保持开启状态下拍摄商店街小巷。对于这类元素繁杂的背景,通过镜头的压缩感与虚化效果,能迅速将其转化为富有戏剧性的拍摄场景。

  使用能营造柔美虚化的镜头拍摄人像,体验确实非常愉悦。“RF135mmF1.8 L IS  USM”作为一款中长焦镜头,却拥有如此大的光圈,这意味着在各类场景中,都能轻松拍出极具氛围感的虚化效果。甚至可以说,拍摄时需要刻意控制,避免过度虚化。

  但这款镜头的优势不止于此。对于定焦镜头而言,尤其是该级别定焦镜头,真正的实力在于既能呈现极具戏剧性的虚化效果,又能保证高画质。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即便全部使用最大光圈拍摄,对焦清晰的区域仍能保持极高的解析力。此外,尽管我们开启了周边光量校正功能,但即便不开启,画面边缘的光量衰减也并不明显,整个画面全域都能保持高画质。

  值得一提的是,相机机身与镜头协同实现的高精度眼部自动对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大口径镜头的优势。正因为自动对焦能精准锁定应对焦的区域,我们无需担心对焦失误,可放心大胆地使用最大光圈附近的光圈值进行拍摄。

  以“EOS R3”为例,其眼部自动对焦能牢牢锁定人物眼部,让摄影师无需分心其他操作,可全心投入拍摄。这种镜头与机身的协同性能,表现堪称出色。

  我们尝试靠近被摄主体,在最短拍摄距离0.7m处,对焦于人物耳饰等细节配饰。说实线mm的中长焦镜头而言,能如此近距离拍摄并呈现出较大的画面比例,确实令人惊喜。

  虽然这款镜头并非专业微距镜头,但凭借出色的近距离拍摄能力,它能应对多种拍摄需求。上述案例中,我们将光圈缩小至F2.5,即便在微距拍摄模式下,对焦区域的画质依然表现优异。对于小型物件的拍摄,它可临时替代微距镜头;同时,在拍摄昆虫、小动物等题材时,能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拍出较大的画面比例。

  在城市中,仅利用灯光秀或路灯的光线进行拍摄,也能收获不错的效果。在某一拍摄案例中,我们将快门速度降至1/8秒,但仍能在低感光度设置下,拍出无手抖模糊的清晰画面。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拍摄效果,正是得益于镜头的大光圈与出色的防抖功能。

  我们从侧面使用无线闪光灯,以低输出功率补光,调整人物面部曝光。此次拍摄的关键在于,通过慢速快门,让自然光(环境光)与闪光灯光线自然融合,同时背景的圆形光斑虚化也成为了画面的点睛之笔。

  - 其他设置:白平衡:自动(优先考虑氛围),照片风格:风光,使用闪光灯(EL-1+ST-E10)

  我们特意在日落后的时间段集中进行拍摄测试,结果充分证明这款镜头在低光照环境下的拍摄能力十分强劲。当与本次测试使用的“EOS  R3”搭配时,镜头防抖效果最高可达8.0级,对于本就易受手抖影响的远摄镜头而言,这样的防抖性能无疑让人倍感可靠。此外,即便在夜间昏暗环境中,眼部检测功能仍能稳定工作,通过眼部自动对焦,可实现与白天拍摄同样流畅的操作体验。

  对于不常使用135mm焦距的人来说,初期可能会对与被摄主体的距离把控感到困惑,甚至会觉得“焦距过长”而刻意回避。尤其是习惯了标准变焦镜头焦距的用户,更容易产生这种感受。

  掌握135mm焦距的关键在于灵活调整拍摄距离。如果发现拍摄的照片多为近距离构图,不妨尝试退远一些拍摄,这样能让画面构图更具多样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越是能自由调整拍摄距离的场景,越能凸显这款镜头的优势。如果摄影师自身不主动移动调整,就无法真正发挥这款镜头的价值。只有通过灵活移动,才能捕捉到更多精彩瞬间。

  本次拍摄中,我们多次尝试利用傍晚的逆光环境拍摄。值得称赞的是,即便在这种易产生眩光、鬼影的场景下,画面也未出现此类问题,让我们能专注于构图创作。

  在另一组拍摄中,我们特意营造了眩光与鬼影效果。柔和的光线质感与背景虚化相融合,呈现出极具梦幻感的画面效果。

  我们还尝试从拍摄者左前方,使用无线闪光灯补光,力求打造富有戏剧性的画面效果。此外,这款镜头的控制环可自定义设置闪光灯的光量补偿功能。如果经常使用这款镜头配合闪光灯拍摄,建议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

  - 其他设置:白平衡:色温设置(5300K),照片风格:风光,使用闪光灯(EL-1+ST-E10),使用DPP4进行后期处理

  作为佳能旗下享有盛誉的“L级镜头”(红圈镜头),“RF135mmF1.8 L IS  USM”的表现力远超预期。135mm定焦镜头一旦上手熟练,会成为摄影创作中的得力助手。而这款经过升级的“RF卡口”镜头,不仅操作更便捷,还能有效降低拍摄失误率,让人使用起来更安心。

  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及的,这款镜头在动态题材拍摄中同样表现出色。当然,在该焦距段拍摄时,也可以选择远摄变焦镜头。但在特定拍摄范围内,定焦镜头相比远摄变焦镜头更轻便、易携带,拍摄时能更灵活地调整拍摄位置,从而轻松创作出更多样化的作品。理想的使用方式是根据不同场景,灵活选择合适的镜头。

  此外,这款镜头与相机机身的出色协同性也不容忽视。正是因为镜头与机身均为佳能原厂产品,才能让我们充分体验到这种软硬件结合的优势与魅力。这款镜头为摄影师带来了全新的创作可能,我们由衷欢迎这样优秀的镜头问世。